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分数除法教案_分数除法教案

    正文概述    2025-07-09 16:49:05  

    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8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

    X×1/5=30

    编一道应用题吗?

    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预习

    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三」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

    解:设操场有X人参加活动。

    篇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

    6÷=÷=÷=÷=

    2÷=÷=÷=÷=

    通过提问,全班订正,导入新课。并评价。

    二、用小黑板出示下列题目。

    3x=x=10x=25x=

    提问学生解方程的规律,并指名说一说第一小题的解法。

    其它题目独立作,全班订正。

    三、课本第三题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然后解答,全班判定。

    四、第四题

    1、先独立计算,全班订正。

    2、小组间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除以真分数商大于整数

    整数除以分数除以1商等于整数

    除以假分数商小于整数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4. ( )

    5. ( )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六、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篇4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33—38页“分数除法”例1—例4。

    二、简要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刚刚学过“分数乘法”和“倒数”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已有的知识还有“商不变的规律”。本课例就是教者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去探索获取新知识,形成和发展新知识结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大胆的改革教材,进行知识的组块教学,勇于实践,缩短“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教时的一个例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出示卡片)

    2、6、—、—、0.5、 1—、 0.7

    2、用投影打出:下面两题简便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12÷25=(12×4)÷(25×4)=48÷100=0.48

    11÷125=(11×8)÷(125×8)=88÷1000=0.088

    [简析:商不变规律的应用,为后面学习新知作出充分准备。]

    3、用投影分A、B组分别出示:下列算式中,哪些算式你一眼就能看了它的'商?

    A组:78÷10.35÷1136÷721.8÷9

    B组:—÷1—÷1—÷218÷——÷1

    —÷——÷—4—÷2——÷0.7

    [简析:这两组有趣习题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学生很快说出除数是1的算式,一眼就看出商是几。当学生看出除数为1时,计算就最为简便。(这里为学习新知作了重要的铺垫)一看就知道商是几(即被除数)]

    师:接着问B组题中是些什么算式,生答师板书“分数除法”算,今天就来研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二)指导探索,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教师加以点拔导学。

    (1)请大家列出B组算式中除数不是1的算式。

    —÷218÷——÷——÷—

    4—÷2— —÷0.7

    公司质检员个人的年终工作总结

    (2)先来研究前四道算式,这四道算式中除数都不是1,你能想办法将这除数变为1,而商不变吗?

    [评析: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积极性高,纷纷欲试,是学习新知识的最佳时机。]

    师:下面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3)交流。

    学生甲:以—÷2为例,除数是2,将2×—除数变为1,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乘以—。

    学生乙:以18÷—为例,除数是—,将—×—除数变为1,要使商不变,被除数18也要乘以—。

    [评析:此题是倒数的概念和商不变规律同时应用,运用旧知,用得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好下列板书)

    —÷2=「—×—」÷「2×—」18÷—=「18×—」÷「—×—」

    分数除法倒数教案

    =—×—÷1=18×—÷1

    =—×— =18×—

    (三)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类推,得出结论。

    师问:这里我们是应用的什么进行变化的?(商不变的规律)

    (教者把上面板书用虚线框起)让学生观察比较。

    —÷2=—×—18÷—=18×—

    问:这两个等式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分学习小组讨论)

    生汇报:除号变成了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分数除法算式变成了分数乘法算式。

    师小结: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做,今后到中学里学习还可用到“转化”这一重要思想把未知的转化成已知,去探索知识,为人类服务。

    练习:用复合投影片打出:

    将下列除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学生边回答边出示下排转化的式子)

    —÷— —÷— —÷612÷—

    =—×—=—×4 =—×—=12×—

    [评析:抓住时机,练重点难点,强化新知。]

    6、讨论、比较、类推,概括方法。

    问:在刚才的练习中,你认为有什么规律?

    (生答:被除数不变,除号变成了乘号,同时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师问:如果这些被除数作为甲数,除数作为乙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它的规律吗?

    生答师板书: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这就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看书第38页)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乙数要加上零除外?

    (四)利用法则,练习重点,巩固新知。

    1、—÷3=—×———=12÷—=12×———=

    —÷—=—×———=—÷—=———()———

    2、计算。(并指名板书,注意书写格式)

    —÷3—÷——÷36÷—

    3÷——÷——÷— —÷—

    3、改错。

    (1)9÷—=9÷—=—=10—(2)—÷5=—×—=—

    (3)—÷—=—×—=—

    4、判断。

    (1)1÷—=—÷1(2)a÷b=a×—

    [评析:改错题、判断题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法则。]

    (五)作业练习,熟记法则。

    1、练习八第3题的前4题

    第6题的前4题

    2、校对答案。(说出过程,强化法则的应用)

    思考题:计算(1)4—÷2—(2)—÷0.7

    [评析:这里是知识结构的完整,知识点的引伸。]

    (六)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

    2、你有哪些收获?

    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教后评析

    本节课教者利用旧知识的学习作铺垫,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分数除法法则进行整体教学,利用观察、比较、类推等方法缩短了教学课时数,打破了原教材的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恰当地调整了教材,进行知识的组块教学,挖掘了教材(知识)本身的潜在因素,利用旧知,通过师生的对话、教师的点拔,为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发现方法概括法则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教学问题的思维方法,打破了一例一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

    2、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连接点衔接处精心设计习题、提问,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3、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和方法指导,从铺垫(全员练习)→新课(转化除数、变除为乘、试做、比较、类推、概括法则)→巩固新知(填空、计算、改错、判断)→作业练习→思考题引伸拓展→总结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读题说得数.

    3。2+1。68 0。8×0。5 14-7。4 0。3÷1。5 4。8×0。02

    7。8+0。9 1。53-0。7 0。35÷15 0。4×0。8 0。8-0。37

    2.口述 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

    (1)把40棵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

    (2)把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

    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

    出示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板书: 1÷3

    教师提问:1÷3的结果能用准确的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明白了.(板书、分数与除法)

    2.教学例2.

    (1)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即把1米长的钢管着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用分数 来表示,1米的 就是 米.(板书 米)

    (2)学生完整叙述自己想的过程.

    (3)反馈练习.

    ①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

    ②把1块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块?

    3.教学例3.

    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1)读题列式: 3÷4

    (2)动手操作:怎样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呢?

    (3)学生交流.

    甲生: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 块,然后把12个 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 拼在一起,每份是 块.

    乙生: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 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 块.(在3÷4后板书 块)

    (4)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 表示的意义.

    ①乙生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 ,即

    ②甲生把1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是 .

    (5)都是 ,意义有何不同?(结合算式说出 的两种意义)

    明确: 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

    还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3份.

    (6)反馈练习:说说下面分数的两种意义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教师提问:怎样用分数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呢?

    学生归纳: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做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也就是说分数既表示分数的意义,又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板书: )

    教师明确: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2)讨论: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有什么要求?

    (3)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分数可以用来表示除法算式的( ).其中分数的分子相当于( ),分母相当于( ).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

    4÷5 11÷13 27÷35

    9÷9 13÷16 33÷29

    3.列式计算.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2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3)小明用15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走几分之几千米?

    五、布置作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9÷9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提纲:

    1.观察课本第29页的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分析例题,写出等量关系,并试用方程解答。

    4.想想还有别的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你们喜欢参加哪些课外活动?

    2.课件出示:从画面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1/3.

    「3」跳绳的人数是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小朋友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

    列出这题的等量关系,并解答。全班交流。

    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出例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能找到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你能用方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吗?应该如何解设?小组讨论,再由教师指名在黑板上演示。

    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χ×2/9=6

    χ×2/9÷2/9=6÷2/9

    χ×=27

    3.想一想,还有别的算法吗?怎么算?为什么?

    6÷2/9=27「人」

    三、巩固练习,实践探究

    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能解答吗?

    1.操场上打篮球的有4人。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4/9,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1/3,踢毽子的人数是多少?

    「3」操场上踢足球的有9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操场上参加活动有多少人?

    「4」操场上踢毽子的有3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9,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

    2.某月双休日 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板演过程中,着重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

    3.根据以下方程,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χ×1/5=30 χ×2/3=40

    四、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除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

    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

    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

    7÷3 7×1/3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当一个数为整数时,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学难点:

    理解“÷”转化为“×”的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18的意义。

    2、一辆汔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口述算式和结果。

    (2)板书: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二、新授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当这个数是整数时,怎样计算整数除以分数?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1)教学例2:出示例2,弄清题意后,由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8÷ (出示线段图)

    (2)推导18÷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计算

    第一部分:求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2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即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明确:因为2个小时行18千米,所以要算18÷2,也就是18×(千米)。第二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

    1)、1小时里面有几个小时?

    2)、1个小时行驶18×(千米),那么要求5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算式应该怎样写?

    明确

    1) 为1小时5个小时,所以,要算18××5,也就是18×。

    2) 18××5用18×代替,因为18××5=18×。(这里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根据上面的推想,板书:18÷=18×,=45千米

    答汔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强调

    1)18÷不便于直接除,把它转化乘法。

    2)18÷=18×,“÷”转化为“×”,被除数不变,除数发生了变化。

    3)是的倒数,即的倒数是。

    2、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等式成立。

    15÷=15×( )10÷ =10×( )

    8÷=8×( ) ÷9=×( )

    2、列式计算。

    (1)一堆煤,每次用去 ,多少次才能用完?

    (2)王晶小时做15朵花,1小时做多少朵花?

    3、教科书第29页的“做一做”

    四、作业 练习八第1——4题。

    云美范文,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云美范文 » 分数除法教案_分数除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