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教案改写(第一版本)
【教材分析】
《四季》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一篇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四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能力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背诵课文。
4. 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在读中知文、质疑、感悟、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 read 中知文、阅读 提炼知识的方式,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自制CAI课件.
【教学过程】
1. 观图说话,导入新课:(通过课件以动画形式出现书中四幅插图,最后定格画面。)
(1) 确认四个季节的特点,并板书春、夏、秋、冬。
(2) 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颜色特点。
2. 读中知文,学习课文:(准确流利地读课文)
(1) 引读课文并逐句讲解。
(2)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确、流利。(强调遇到读不准的字要拼拼音多读几遍或同桌互帮互学。)
(3) 归类认读生字词,齐读。
(4) 个性化朗读:(课件展示课文片段)
选喜欢的一个季节,点击课件展示相应句子的片段,并进行个性化朗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点击相应的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3. 读中感悟:(带表情动作读课文)
(1) 教师指导学习一个句子。
(2)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由创作动作,可以个别读也可以喜欢读同一个句子的学生站起来读,要求学生互评。)
(3) 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课件展示描写其余三个季节的句子)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学习,并且是喜欢读书的情景。
4. 读中提升:(带表情动作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表演读:(课件展示描写其他季节的句子)
(2) 评价学生的表现,选出最佳小演员和小评委,并让他们表演一次。
【教学过程】
一、观图说话,导入新课
1. 看图说话:(通过课件以动画形式出现书中四幅插图,最后定格画面。)
(1) 确认四个季节的特点,并板书春、夏、秋、冬。
(2) 师生互动,让学生说出每个季节的颜色特点。
2. 彩色动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 调整课件的动画节奏,增加画面和声音的层次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入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活动场景,为新知识的学习营造亲切氛围。
二、表演朗读,学习课文
1. 读中知文:(准确流利地读课文)
(1) 引读全文,带表情和动作进行演唱。教师引导学生以身为主,边唱边说,边感知春天的生机勃勃。(2) 学生分组合作朗读课文,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季节的句子,并互相帮助。
(3) 请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该季节的句子朗读情况,其他学生参与互动问答。)
(4) 归类认读生字词,齐读全课。
(5) 学生个性化朗读:(课件展示课文片段)
选喜欢的一个季节,点击课件展示相应的相关句子,并进行个性化朗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可以选择喜欢读书的情景。
2. 读中感悟:(带表情动作读课文)
(1) 教师指导学习一个句子。
(2)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由创作动作,可以个别读,也可以喜欢读同一个句子的学生站起来读。
(3) 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课件展示描写其余三个季节的句子)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学习,并且是喜欢读书的情景。
4. 读中提升:(带表情动作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表演读:(课件展示描写其他季节的句子)
(2) 评价学生的表现,选出最佳小演员和小评委,并让他们表演一次。
三、课间休息,增加信息
1. 教师讲解四个季节的特点和常见景象:(通过视频插入的方式展示四季的自然美景)
(1) 讲述每个季节的颜色特点和典型景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互动思考。
二、活动探究:
教师设计以下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表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知识面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1) 学生表演读:(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句子)
(2) 诗创作:(学生根据课件提供的四幅图片,自由组合编排一首自己喜欢的诗)
(3) 唱歌:(老师引导学生唱起四季的儿歌,并请同学帮忙模仿其他季节的唱法)
(4) 跳舞表演:(将每个季节的特点设计成相应的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完成相关动作的表演)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一个喜欢的季节:(学生可以画出该季节的花朵或树木,写上名字等)
(1) 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情况进行评价和鼓励。)
(2) 希望能激发学生对自然更多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
五、自由表达:
1. 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如画画、写文章、唱歌等)
(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四季的理解,并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