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戴叔伦《兰溪棹歌》全诗翻译及赏析_兰溪棹歌古诗原文

    正文概述 第三点   2025-10-05 11:23:28  

    戴叔伦《兰溪棹歌》全诗翻译及赏析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词语解释】

    越中: 现代浙江中部。
    桃花雨: 桃花开时下的雨,指春雨。

    ⑴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⑵凉月: 新月。
    ⑶越: 现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诗文解释】

    一弯娥眉月挂在柳梢上,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翻译二】

    春夜雨后,一弯新月挂在枝头,两岸细柳荡漾在水面上,兰溪江之清如镜,在月光下映出如画的山色。

    连下了三天的桃花雨后,兰溪水暴涨起来,喜欢新水逆流的鲤鱼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游上溪头浅滩嬉戏。


    【名句】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①凉月如眉:气候凉爽宜人,新月如眉之弯又秀朗。
    ②挂柳湾:月挂梢头,光泻蓝溪,柳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景象。
    ③越中:指今浙江一带。

    这两句写春日蓝溪迷人的风光——春雨过后,气候凉爽宜人,月挂梢头,柳绦摇曳,溪月相映;溪水清澈,水面平静,越中的水色山光,如反射在镜中一般美丽动人。前句是抬头仰望天空,后句是低头观看溪水,诗句的韵致从“挂柳湾”、’镜中看”六字传出,描绘出一个如画般十分美妙的景色,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

    简析:

    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一个“凉”字,令人觉得春寒犹在,一个“镜”字,使人感到月夜的静寂。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出自文人笔下。三、四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上下两联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也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亦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zhào)歌:船桨,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在德宗建中元年(780)五月至二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歌唱本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本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次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

    “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

    名句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云美范文,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云美范文 » 戴叔伦《兰溪棹歌》全诗翻译及赏析_兰溪棹歌古诗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