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4.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对木兰解甲归来,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些最有道理?( )
A.说明她不慕富贵,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劳动者本色。
B.木兰厌恶战争,向往自由和平生活。
C.木兰既是赫赫战功者却不能留在朝廷,这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结果。
D.木兰不愿受赏当官,表明她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愿做他们的统治工具。
9.详略得当是《木兰诗》的特点,诗中以下部分的内容那些详写?那些略写?
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②征战队伍的晓行夜宿;③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
10.最后一段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排比:木兰齐奏战鼓声,以响作乐,体现了对木兰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11.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请各指出一例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排比: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
12.排比:
①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②木兰代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13.排比: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排比:
⑤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5.排比:
⑥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6.排比:
⑦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7.排比:
⑧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18.排比:
⑨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19.排比:
⑩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表现木兰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8.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