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幼儿园大班综合优秀教案)

    正文概述 有一天   2025-09-11 00:14:18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彩带舞动游戏(《猜手aps》)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彩带的不同姿态与美丽,感受线条的变化与美感。
    2. 通过舞蹈的创编和动作表演,培养幼儿对不同图形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充分发挥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

    活动准备

    • 剪成各种线条的彩带(如“1”,“2”,“3”,“4”等)若干条;
    • 一根绳子或彩带作背景,为舞动提供框架;
    • 领先准备:数字宝宝、图形宝宝、动作卡片等;
    • 幼儿操作材料:彩带、勾线笔、图画纸、音乐伴奏单、图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引入环节(5 分钟)
    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这是谁?”
    2. 学生举手回答,引出“宝宝”,并介绍他们的名字——“数字宝宝”、“图形宝宝”和“动作卡宝宝”。
    二、了解彩带的变化与美丽(10 分钟)
    1. 教师示范
    2. 布满颜色的彩带展示:“1”的色彩变化;“2”的线条弯弯曲曲;
    3. 摆动彩带观察线条变长或变短,并引导幼儿想象这些线条可能和什么有关。
    4. 小组合作
    5. 学生分组,每人选择喜欢的颜色条目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6. 游戏环节
    7. 布满各种线条的彩带舞动:颜色变化、弯曲、直立等,引导幼儿联想相应的名称。
    三、创编舞蹈动作(10 分钟)
    1. 游戏准备
    2. 每个学生在手中各握一根彩带,并用图标记录下他们喜欢的线条名称。
    3. 舞动练习
    4. 学生根据自己的图标创作舞蹈动作,如“小手拉长”、“弯曲成波浪”等;
    5. 创编步骤讲解
    6. 教师引导:“数字宝宝要如何才能开心地欢迎呢?”
    7. 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按照自己记录的线条动作进行舞动。
    8. 展示与反馈
    9. 选两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舞蹈创意;
    10. 教师根据学生的创意调整游戏规则,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
    四、总结与延伸(5 分钟)
    1.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彩带的每一根都能代表什么呢?”
    2. 互动环节
    3. 学生自由发挥,在动作和音乐中表达对彩带美丽变化的理解。
    4. 结束语:“今天的活动让我们的手心变小了,变得更有趣!下次继续努力吧!”

    活动预期效果

    1.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色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对不同图形的联想能力,并在动作中表达自己的创意。

    总结

    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彩带的不同姿态、记录线条并创编舞蹈动作,不仅巩固了颜色分类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希望这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能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无限的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生活中的小发现”


    二、活动目的

    1. 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2. 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动词表述自己的动作,丰富幼儿的词汇。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并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体验塑料袋的好玩。

    三、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 塑料袋若干个
    • 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纹纸、彩纸、半成品装饰物)
    • 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
    • 穷场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活动所需物品

    1. 每组2-3个小种子(可从袋子中取出,但需确保每个种子都认识,并能正确摆放)
    2. 三张简单的卡片或纸条,内容包括:下雨天、秋天、春天
    3. 单色彩笔或贴纸

    活动前准备

    1. 制作简单的卡片,展示不同的自然景物及其特点。
    2. 准备塑料袋,每个袋子里装有小种子(如松子、豌豆等),并确保每个袋子内都有颜色信息(如绿色、黄色)。

    四、活动过程

    一、分段讲述

    1. 下雨天的“雨伞”
    2. 教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带“雨伞”吗?
    3. 领发小朋友们一个袋子,放入袋子中装有小种子(如松子),并告诉他们袋子里的种子是绿色的。
    4. 小朋友们观察到种子在口袋里显得很凉爽,于是想: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东西呢?
    5.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拿掉一个袋子,种子还会留在哪里?
    6. 参与的孩子可能会举手回答,例如:“我猜,如果拿掉袋子,种子会飘散到天上。”

    7. 秋天的“小蚂蚁回家”

    8. 教师问:秋天来了,我们都是谁的好朋友呢?
    9. 领发小朋友们一个袋子,放入袋子里装有小种子(如豌豆),并告诉他们袋子里的是红色的。
    10. 学生们观察到红色的小种子在口袋里显得特别可爱,于是想: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东西呢?
    11.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拿掉一个袋子,种子会落在哪里?
    12. 参与的孩子可能会举手回答,例如:“我猜,如果拿掉袋子,种子会滑到地上。”

    13. 春天的“小花朵”

    14. 教师问:春天来了,我们都是谁的好朋友呢?
    15. 颁发小朋友们一个袋子,放入袋子里装有小种子(如蓝色的小花),并告诉他们袋子里的是蓝色的。
    16. 学生们观察到蓝色的小花朵在口袋里显得特别美丽,于是想: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东西呢?
    17.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拿掉一个袋子,花朵会落在哪里?
    18. 参与的孩子可能会举手回答,例如:“我猜,如果拿掉袋子,花会跑到天空。”

    19. 种子的“秘密”

    20. 教师问:这三种颜色的小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21. 颁发小朋友们一个袋子,放入袋子里装有小种子(如绿色、红色、蓝色),并告诉他们袋子里的是三种颜色。
    22. 学生们观察到每种颜色的小物体在口袋里显得特别可爱,并提出疑问:“为什么它们会有这种色彩呢?”
    23.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我们拿掉一个袋子,这些小东西会落在哪里?
    24. 参与的孩子可能会举手回答,例如:“我猜,如果拿掉袋子,绿色的会在天上,红色的会在地上,蓝色的也会在天空。”

    二、完整欣赏

    1. 展示三个小“好友”
    2. 首先让参与的孩子们分享他们看到的小花的颜色和袋子里的颜色信息。
    3. 参与孩子可能会问:“你们知道它们是哪三只小动物吗?”教师可以引导提问,如:“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是不是小蚂蚁、小蝴蝶或小蜜蜂?”

    4. 表演三个小“好友”

    5. 教师先示范如何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不同的角色(如:雨伞、小蚂蚁、小花朵)。
    6. 雷鸣的小朋友可以模仿教师的语气,表现出紧张的情绪。
    7. 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表演,并获得更多的参与感。

    8. 给种子“补全”

    9. 教师引导提问:如果这些种子没有被放进袋子里,会发生什么?
    10. 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如果种子不放进袋子里,它们会变成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绿色的可能会变成草”,“红色的可能会变成花”,“蓝色的可能会变成果实。”

    三、给每个小朋友一颗小种子

    1. 起床准备:每人准备一个小袋子或盒子。
    2. 任务分配:小朋友们将自己的袋子中的小种子放进各自的袋子里,并在袋子里贴上标签,内容是它们的颜色和袋子里的提示信息(如:“绿色→下雨天的雨伞”,“红色→秋天的小蚂蚁回家”等)。
    3.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袋子,说明它们的颜色、颜色提示以及它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东西。

    五、活动延伸

    1. 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盒子(尺寸适合装入一个小种子的袋子里):
    2. 提供足够的盒子和小袋子,确保每个小朋友都能独立完成任务。
    3. 雷鸣的小朋友可以向其他小朋友请教,或者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放置种子。

    4. 小朋友们分享各自带来的小盒子

    5. 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小盒子中的小种子拿出来,告诉他们自己的“好心情”或“特别的事情”。
    6. 参与的小朋友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盒子?”或者“别人的盒子有什么特别的呢?”

    7. 互动游戏——“颜色和形状的游戏”

    8. 提供不同的图形卡片(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并告诉小朋友们它们的颜色和形状。
    9. 小朋友可以用自己的小盒子来摆放这些图形,观察它们如何与各自的颜色匹配。

    六、注意事项

    1. 请确保每个袋子中的种子都是相同的,并且每个袋子内的信息一致(如颜色名称)。
    2. 确保活动内容适合每个小朋友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避免活动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3. 提供足够的场地空间,以便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奔跑和移动。

    希望以上方案能为您的活动提供清晰的指导!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请随时告知。

    以下是分析幼儿园活动方案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对比总结:

    1. 主题统一:都围绕水位变化展开,从茶艺到探究到合作,强调对水位变化的兴趣和探索。

    2. 材料多样化

    3. 第一个方案:茶艺师展示步骤。
    4. 第二个方案:深入浮力原理。
    5. 第三个方案:分组合作探究。
    6. 第四个方案:扩展乌鸦喝水内容。
    7. 第五个方案:动画故事和科学实验。

    8. 活动形式

    9. 第一个、第三个、第五个方案:分组合作探索。
    10. 其他两个方案:自研或表演。

    11. 教学重点与目标

    12. 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动作语言表达、探究能力、扩散性思维。
    13. 第五个:观察讨论、情感体验。
    14. 第六个:总结反思,鼓励分享和帮助他人。

    15. 后续活动关联

    16. 第一个方案成果为第二、第三个方案的基础。
    17. 第二个方案结果推动第三个方案深化。
    18. 第四个方案为第五个方案提供资源。
    19. 第五个方案动画与第六个总结关联,促进情感表达。

    20. 目标定位

    21. 早期:培养动作语言能力。
    22. 中期:科学探究和合作能力。
    23. 后期:情感分享和解决问题能力。

    每个活动都有助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从艺术与茶艺到探索科学与合作,层层递进,促进全面发展。

    云美范文,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云美范文 » 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幼儿园大班综合优秀教案)